戴镜与弱视治疗仪对疗效的影响--刘东光教授编
1. 弱视是一种人长视力不长的现象,
最常见的原因是屈光不正(散光、中、高度远视或近视)和斜视,这些因素造成进入眼内的光影模糊,视细胞功能因得不到清晰物像刺激而停止或减慢发育,表现为视力增长落后于年龄的增加。比如一个正常5岁小孩,视力应发育到1.0,但如果有弱视,其视力可能只有0.5,仅为2岁儿童的视力,这种视力发育落后于年龄的现象就是弱视的特征,需要戴镜或弱视机治疗才能使视力增加到其年龄水平。
2. 散光、远视、近视等引起的弱视必须经常戴镜
除睡觉外,应整天戴镜。因为①远视或散光眼镜与近视镜不一样,近视镜初戴时比较清楚,但越戴视力越差。而远视和散光镜初戴时因眼内的睫状肌尚未松驰,视力较朦,但越戴视力越清。一般需7~14天的适应期,而时戴时不戴镜可因不能适应,使视力不增加。②初戴远视和散光镜因未适应,大多视力较差,有的比不戴镜还差,只有坚持每天戴镜,经7~10天适应后视力才会达到或超过不戴镜的视力。
3. 戴镜和弱视机治疗的原理不同
弱视较重或年龄较大的患儿,单纯戴镜的效果常较差,应该加用弱视机治疗:(1)戴镜虽可以使进入眼内的光影清晰(是治疗弱视的基本条件),但如果眼内视细胞或视中枢对光影不敏感,则戴镜效果差。程度较重或年龄较大的弱视儿童,大多存在对光影不敏感的现象,让其单纯戴镜3~5个月,视力增加可不明显。此现象可以看成是人长而视觉在睡觉,需要用弱视机唤醒视觉才能增加视力。(2)弱视机治疗的作用相当于唤醒视觉,并锻炼视力使之增长完善。弱视机治疗的原理:①红光闪烁:增加视网膜黄斑视细胞的敏感性;②后像增视:用强光抑制黄斑外的杆细胞功能,以此提高黄斑锥细胞的功能;③视觉电生理:兴奋视中枢细胞的功能;④阈视力训练:在视力临界水平上进行的直接视力训练,最容易增加视力;⑤对比敏感度训练:是比视力训练更为精细的直接视觉训练;⑥海丁格光栅:选择性兴奋黄斑锥细胞功能。
由此可见,戴镜可使进入弱视眼的物象清晰,是治疗弱视的基础,但并不一定能提高视力,而弱视仪可以唤醒视觉,并直接或间接锻炼视力,是重新启动视觉发育,使视力尽早达到与年龄相称水平的重要手段。
4.年龄越早,视觉发育的敏感性越高,弱视治疗的时间越少,治愈率越高
最好时期在3~5岁,最迟应在学龄前完成。学龄前可治愈弱视。但一 般耗时长,见效可能影响上课。
5.弱视应尽早治愈:
①弱视拖到上学后治疗,治疗时间较长,费用较高,并可影响上学。②多弱视是由散光引起。散光眼在戴镜治疗前,常处在一种持续调节状态下,而调节痊变可促进近视发展为预防近视,应早期戴镜矫治散光引起的弱视。③基础屈光状态较低(接近0度的远视)的弱视。易发生发展,宜尽早治愈,弱视使患儿能轻松看清远处物体而不必调动调节。
6.尽早治愈弱视的最好方法是戴镜加弱视仪治疗。